申请书范文网,分享全网优秀范文,学习好帮手!
申请书范文网 > 孩子从学校回来很沮丧 父母安慰却变成吵架?表达关心 需要技巧

孩子从学校回来很沮丧 父母安慰却变成吵架?表达关心 需要技巧

时间:2023-01-01 07:54:32

相关推荐

孩子从学校回来很沮丧 父母安慰却变成吵架?表达关心 需要技巧

文|橘妈父母不理解孩子,是很多孩子痛苦的来源。

在网上有个笑话说:在父母眼里,你玩的游戏都是可以暂停的。他们喊你的时候,你必须放下手边的游戏,立马报到,不然就是“沉迷手机游戏”。不止这一件事情,在孩子成长过程中,父母不理解孩子的事情常常发生:孩子在学校被欺负,父母会说:“人家怎么不欺负别人,就欺负你?”小宠物死了,孩子哭着的很凶,父母却说:“别哭了,再给你买一只好不好?”孩子摔倒了,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,父母的指责已经到了:“走路不能看着点?干啥都不操心!”……

在面对孩子的痛苦和难受的时候,父母没办法看到孩子的痛苦,没办法理解孩子的痛苦。

甚至有的父母会说:“这一点小事,你就跟父母发脾气,值当吗?你就不能体谅体谅父母的辛苦?”

孩子感到痛苦的时候,在跟父母表达自己的痛苦时,父母却跟孩子说:“你要懂得体谅父母。”

这就出现一个悖论: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,当父母不懂得体谅、理解孩子的时候,该如何让孩子体谅、理解父母呢?

在养娃的过程中也就会出现这种情况:父母不理解孩子,孩子也不会去理解父母,谁也说服不了谁,互相憋着一口气。

父母体谅孩子,理解孩子,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词:共情。

有的人天生共情能力就很强,别人身处的困境,很容易就能发现,并且“感同身受”。

这样的人,在成为父母后,就能很容易看出孩子是难过、痛苦,还是快乐、喜悦,通过观察和共情,父母能够更好的去理解孩子。

但是有些人天生共情能力就比较弱,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,很难去体会到,更别说去理解了。

这样的人,成为父母后,常常会通过自己的感受和处境,去理解孩子的行为和想法,这样很容易跟孩子产生矛盾和冲突。

那么,共情能力比较弱的父母,该如何去父母培养自己的同理心,培养自己和孩子的共情能力?

共情,有一个核心的方法,就是“换位思考”。

换位思考,就是父母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,思考自己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,会有什么样的感受。

比如说,孩子打碎了一个杯子,父母在批评孩子毛手毛脚的时候,可以试着换位思考一下。

父母可以想想自己小时候不小心弄坏了东西,害怕妈妈责罚,也心疼东西坏掉的感受。

父母也是从孩子成长过来的,通常能够理解孩子的感受,然后通过这个感受再去教育孩子,父母会更容易跟孩子沟通。

如果父母还是没办法感受到,那么可以换成现在的情况。父母可以想想一下,如果在公司不小心弄坏了电脑,这种“担心”、“害怕”、“埋怨公司电脑不好”的心情,父母试着去理解一下,会更容易和孩子产生共鸣。

在孩子痛苦或者做错事的时候,父母更够换位思考,就能够理解到孩子当前需要的到底是什么,这样会更有利于教育和亲子关系。

不过呢,这又会出现一个问题:父母有共情能力,能够换位思考,但是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这份关心和爱。

很多父母都是这样:看到孩子很痛苦、很难过,但是自己也没什么办法,甚至还会惹得孩子烦躁。

一个宝妈说,孩子从学校回来之后,就一直闷闷不乐,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去问孩子,也不知道该怎么去给孩子安慰和疏导。

父母该如何做,才能让孩子感受到:身边有人安慰,父母是可以依靠和倾诉的。

首先呢,表现出“认同孩子的感受和观点”。

当孩子闷闷不乐的从学校回来,父母可以问一下:“怎么了?你看起来很难过啊,发生什么事儿了吗?”

当孩子说他因为学习或朋友的事情,感到痛苦的时候,可以跟孩子说:“你这事儿我也遇到过,我当初也很痛苦,我能理解你。”

认同之后,可以说一下自己当时的想法,给孩子一个“引导”和“参考”。

其次,不对孩子的行为和感受加以评论。

当孩子表达自己因为学习或朋友的事情,感到痛苦的时候,父母不要说“让你去学校好好学习的,别一天天就想这些乱七八糟的”,也不要说“你学习本来就不好,老师说你两句有错吗”、“你这么难受就是自找的”。

父母不要去评论孩子的行为和感受,这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和反感。

还有,如果父母不知道咋解决,可以表达自己很愿意跟孩子一起承担这种感受。

如果父母能够给到孩子切实可行的方法,可以向孩子表达“我不知道该说什么,但是我很高兴你愿意跟我说这件事情。”

而不是把自己焦虑的情绪传递给孩子:“那怎么办呀!”这样的表达会让孩子更加焦虑、痛苦,会引起孩子的反感。

也不要安慰孩子说:“至少你还在学校上学”或者“至少你还有这种经历,我都没有”之类的话,这样安慰不到孩子,也会让孩子认为是被父母否定情绪。

和孩子相处需要技巧,理解孩子的感受,并且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,都需要父母有一定的技巧。

父母们可能没办法一下子就能做到跟孩子共情,对孩子产生通理性。但是如果父母有心去改变的话,孩子就能接收到父母的善意和爱。

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,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。
网友评论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站立场。